从独木桥到旷野
如果说高中是只需要埋头前进勇争上游的独木桥,那么大学就是一片未知的旷野。
前几天接到高中朋友的提问,让我介绍下NJUSE的情况。我一时哽住,说实话谈论一个院系不可能绕开讨论就读体验,仔细想想四年时间里我有收获也有不满,万般滋味实在难以总结成为最后结论。我能提供的靠谱信息,其实只有相对客观的事实。
但是我又很清楚的知道,对于大部分刚刚离开高考体系的同学们来说,认识到“事实+价值=决策”的人寥寥无几,大家都习惯了给定方向向前冲,但是从填志愿开始,大学就展现了它截然不同的特征。所以我写了这篇文章。
无论选择哪所学校,哪个院系,它都是万般可能性中的一种,高考的目标是考一个好分数,这是确定的;但是在大学里,从选专业到选课再到最终决定毕业去向,选择多得眼花缭乱。没有绝对意义上最好的选择,只有对做选择的个体来说最想要、最适合、最不会后悔的选择。
其实高考也是如此,只是高压的应试教育体系不允许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觉得按照老师的指导一路前冲只考虑如何高分是无忧无虑的,就会有人觉得单一的评价体系压抑了自己的多种可能性。上大学这件事,乐观点说,我们终于拥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尝试不同的可能性;对于不喜欢选择的同学,我只能很抱歉地说,你已经被推向了这个花花世界,你当然可以逃避,可以继续躲在师长的羽翼下,但是现实是,你是那个承担选择的后果的人,与其为别人的决定买单,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按照自己的心意选择呢?途中可能会走弯路,可能会后悔,但是这全都是你的选择、你的经历、你的人生。
所以从填志愿开始,自己决定要奔向旷野何方吧。
所有人的建议,都是有色眼镜后的所见
既然高中埋头赶路的模式已经不适合大学,那么如何在大学里做决定呢?
首先,得要有这个意识。例如说,可能会有辅导员告诉你只要好好搞绩点做德育活动就能保研,可是有可能到9月保研季规则改动,或是到时候才发现原来有些思政活动对导师而言屁用没有——只有自己搜集信息,才能得出属于自己的判断,而不是人云亦云,把选择权无形的拱手相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