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就业分享

之前分享时间有限,文字稿整理了更多内容

我的背景

  • 无亮眼绩点——40%上下浮动
  • 无竞赛——美赛只有一个水奖,没有ACM、花旗杯、大创
  • 进组经历——无 第一次接触科研是在毕设期间

如果把找实习找工作比做牌桌,我猜我的开局应该和大部分人都是比较相似的,希望大家到最后不会觉得“我做不到”,而是“听起来我也行”。

写在前面

找实习和秋招春招的思路大致都是相似的。市场行情、你的期望等等因素都会有变化,所以对我来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在座的各位来说,具有可成长的思维比照搬经验更重要。

具有如下心态会对你的找工之旅有些帮助:

  • 忌刻舟求剑。和往年人对比是不现实的,因为这两年情况变化很快,和身边人对比也不是一个好主意,因为你们偏好的职业路径、面对的机会与挑战不尽相同。把别人当成参照物会徒增自我怀疑。如果羡慕别人的offer的话,把别人当成可以对齐模仿的案例才是成长性的思维。
  • 不要把面试结果当成是一种评判(Judgement),而应该是一种反馈(Feedback)面试是否能通过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面试的部门是否急需人,你们气场是否相合。评判可能是一种噪音,但是反馈是应当是有利于你调整的信号。每一次面试都可以学到东西,不管是面试技巧上的、技术上的还是对行业的理解上。
  • 抓住每一次机会,不要等到做好准备。很多时候大家可能会觉得自己没准备好或者不足以去投一些看起来很高大上的大厂。但是不投怎么知道自己没机会呢?而且投简历和面试是一件投入极小但是回报极大的事情,大不了当别人免费给你做面试训练。看到内推就大胆去问、看到岗位招聘就尝试去投,来了面试就面。适应面试套路需要时间,尝试的越多,在机会来临的时候就越有机会抓住。
  • 资源是有限的,需要权衡取舍。很多公司只允许你投递有限数量的岗位,或者是有优先级顺序;你自己的时间精力也是有限的。勇气不等于莽撞,在争取之前,需要确认自己是否真的愿意为此下注。这需要你了解你面对的机会能打开怎样的大门,以及你自己想要什么。

写简历+投递

写简历是了解自己的过程,投递是了解市场行情的过程。

插播广告一条:从零开始写简历

写简历的时候,可以回想你在做什么项目的时候会觉得有意思,对什么框架比较熟悉。这种熟悉是相对的,不用觉得自己什么都不熟,毕竟是本科生,不需要对自己有太大压力。如果没有特别喜欢的怎么办?没关系,找你不讨厌的,反过来想就会有很多选择了。

投递的时候可以很直观的在招聘软件上看到什么样的岗位需求量大,以及这些岗位需求都来自于哪些企业。JD上一般会提到一些技术框架,实话实说不需要完全满足,有几条符合就可以去投递了——不试白不试。试的前提是你确认自己不要对这个领域完全不懂也不感兴趣。可以搜寻一下相关技术框架的科普文章和面经,看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或是至少不讨厌,不会看着就完全失去了解的欲望。

广泛投递的同时最好善用excel、notion等工具管理进度。

准备

关于不同公司的面试风格,有总结。总体上都包括三个方面:算法题,基础知识(八股文),Behavior Question

Behavior Question:可以理解为是软实力,问题五花八门,不只是外企才有(相对来说外企更重视这些)。我被问过的问题就包括为什么投递我们公司、你面对挫折/团队冲突/难题的态度,你认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但是宗旨无非就是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与你面试的公司/部门/组是否气场相合。

再次插播一条广告:更多内容请移步秋招实录

应对思路:以不变应万变,经典思路+你的想法与个人风格。

算法题为例:刷多少题不是关键,重要的是你掌握了多少种经典问题作为工具箱来帮助你切入新的问题

基础知识为例:经常会问拓展问题,你之前没想到也不要沉默,重点是如何向经典框架或者实现靠近来解决,给面试官展现你解决的思路。毕竟遇到新问题是工作中经常出现的场景。

举例:我的微软实习二面

  • Java项目中的多机联网是怎样做的?服务器和客户端是怎样交互的?
  • 突然有一方掉线了如何处理?如何确认对方依旧在线?

我说实话之前没想过,但是想了下操作系统里确认任务是否完成,是在一种你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的状态下,经典的思路是使用轮询,“久不久探测”,面试官说我回答的接近了,提示我可以之后去查心跳机制。

BQ为例:树立好你的工作人设,基于人设出发回答问题。为什么强调是工作人设?因为你需要展现出你能够成为这个部门/团队的助力。

举例,阿里HR面问我缺点,我说:内向不爱问问题,喜欢自己先钻研,但是我回答的重心是强调我知道这会影响工作效率,我做出的平衡是先自己尝试搞清楚问题上下文,整理好我目前对问题的认识和尝试过的办法,然后自己折腾超过一定时间立马求助,保证自己能有效的提供信息帮助解决问题。比起强调个人视角的感受,我会同时强调这在工作上可能带来的影响。

选择

做选择是一个加权平均数,每个人给自己人生赋予的权重不一样,经验分享能让大家看到的其实主要是“包括哪些项”,而不是告诉你应该选什么。

写简历和投递的时候收集的信息在此刻非常重要。不管是决定接不接,接哪家,都需要你判断现在有的选项是否符合你的预期,外界现实和内在预期是否匹配,再做出选择或者去争取。

微软实习小故事: 发邮件问分配到的组里的工作内容 → 不是我想做的方向,是上一段实习的偏客户端的方向,询问是否能换内容 → 被告知如果要换内容,需要换组 → 坚持要换,换到了我后来实习的组 → 给老板留下了深刻印象并且老板指派了我感兴趣的相关内容。

常见的影响因素:岗位工作内容,业务部门,公司title,城市,潜在转正的可能,工作节奏。

反问环节可以询问一些在jd和论坛上看不到的内容。我问过的问题:请面试官描述一下工作的一天

会有面试官问我是不是想问加班情况,我一般不会否认,但是我会说我还想知道更多关于工作体验的细节。可以有个大概感受。除了是否加班这样的工作节奏,还有比如开会、写周报的频率、和其他部门对接的方式。如果是基建部门和业务部面对接的时间会很多,业务部门有时候会有一些不依赖其他业务部门的需求。

Last

祝大家都能得偿所愿,即便遇到不顺也最终只是或早或晚的区别。